拆不散的班,续不尽的情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617_副本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664_副本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598_副本.jpg

天宁寺中学曾经有个老十班,这在老同学们的记忆中基本已经淡漠。但是,老十班的同学们确牢记着,初中一年那段暂短而美好的时光,深深的师生情,浓浓的同窗谊一直延续到如今。今天,他们相约相聚在“四世同堂酒店”,为班主任赵老师庆贺八十寿辰。
老十班历史是暂短的,它只存在了初一一个学年,初二时被拆散分到其他班级。然而老十班历史又是悠长的,时隔五十多年,仍能从各个班级中,招集起近二十人的原班人马,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。更难能可贵的,是同学们与班主任赵老师和苏老师,师生间的一片深情半个世纪始终如一。这些是67届其他班级中难以匹敌的。今天,前来参加聚会的老师,同学共计22人,她们是:班主任赵老师,班主任苏广智苏老师。班长申玉山,单芳军,同学高永诚,曹继才,杨万兴,王兆昆,刘连福,刘铁金,马大伟,张彪,杨运生,董慧兰,周玉琴,朱小美,何华立,杨毅,宋桂珍。应邀老师,牛福民牛老师,应邀摄影报道的八班同学董树成。
走进酒店明亮的大堂,一个花坛摆放在中央。让人精神为之一振,大有赏心悦目之感。迎面悬挂古朴的“四世同堂”巨匾,两侧墙上镶嵌着一幅对联,左联书:四姻九戚阖家承盛世,右联书:同袍共泽高朋會满堂。一付家丁兴旺,亲多友众,家庭和睦,家和万事兴的兴旺写照,言辞语意非常契合我们今天欢聚庆寿。
四世同堂巨匾下,三位老师站立中央,同学们簇拥在老师周围,留下欢乐的瞬间,留下永恒的纪念。此情此景多像和睦一家人,欢欢乐乐团聚在一起,亲亲热热地喜庆家中父母长辈八十大寿。
酒未沾唇人醉沉,蜜谊浓情胜血姻。悲欢离合情常聚,异姓同师赛家亲。
难道我们不是一家人?
古语云:“师徒如父子”,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,其寓意不用深解。
现代对同学关系有一定义:“同学是什么?同学是你后天的亲人”。
邂逅在五十四年前,今天老师已是耄耋之寿,学生也近古稀之年,还能在一起欢聚。其情融融,其乐融融。这不是亲人是什么?
五十四年的师生情,同学谊。毫不夸张地说,是他们共同用一生的心血,精心地呵护培育。彼此像珍惜生命一样,珍惜这份情感与友爱。这不是亲人是什么?
转过四世同堂的大影壁,眼前的景色似乎穿越了时光,只见那:灰砖灰瓦勾缝墙,门镶铜钉木雕窗,实木方桌锃光亮,长条板凳硬硬棒。尘封的牌匾高悬,斑驳的酒旗飘扬。看这架势,都有点怀疑今天买单人民币能不能好使了,铜钱?银子?最起码也得是现大洋。
一条红领巾系在脖子上,一曲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把心灵唱响,望着乐的合不上嘴的老师,谆谆教导又响在耳旁。我们年轻了,似乎又回到当年的课堂,已经不太灵活的胳膊腿还展现着儿时淘气的模样。
一捧鲜花普普通通,但它无比幸运的, 54年心血的凝聚把它浇灌,承载着半个世纪的情感与祝福,献给耄耋之寿的老师。同学们簇拥在尊敬的三位老师身旁,赵老师是幸福的,望着同学们敬献的鲜花,她深切地感受到这鲜花的珍贵与非凡,这是她从师以来,培育的第一批花朵,凝聚着师生54年心血结晶。这是老十班,也是全校67届学生的心愿,这幸福不是每个当老师的人都能享受到的。
老十班的同学们也是幸福的,短短一个学年的相识,铸就了一生的情缘,不但拥有着老十班,还拥有着全校整个67届。这是分班离别时始料不及的。近古稀之岁还能当面聆听到少时老师的教诲,这也不是每个当学生的都能感受到的幸福。不禁使我们想起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一首歌中,唱到的“有妈的孩子像个宝”。
陈酿美酒浓香醇,深情满斟敬师尊。
幼时教诲今犹记,一日为师百世恩。
敬祝赵老师,苏老师,牛老师健康长寿!万事如意!
一杯杯酒斟满美好祝福,敬老师,敬同学,祝愿我们阖家幸福身体健康!
一杯杯酒斟满真情厚意,敬老师,敬同学,祝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!
相逢等待的太久,分别又来的太快。今时相约,祈盼来年再相会!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687_副本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599_副本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612_副本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641_副本.jpg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bbb_6717_副本.jpg
